书架 | 找小说

重生之军嫂奋斗史全集TXT下载_苏四公子最新章节列表

时间:2018-11-13 05:53 /穿书小说 / 编辑:长门
主人公叫刘好好的小说是《重生之军嫂奋斗史》,这本小说的作者是苏四公子倾心创作的一本温馨清水、青梅竹马、官场沉浮类小说,内容主要讲述:☆、第五百二十六章 思考 “卖畸蛋和玉米也是这一段时间刚看到的,能赚多少钱我还真不知

重生之军嫂奋斗史

作品字数:约217.2万字

小说篇幅:长篇

更新时间:2017-09-30T17:36:03

《重生之军嫂奋斗史》在线阅读

《重生之军嫂奋斗史》第335章

☆、第五百二十六章 思考

“卖蛋和玉米也是这一段时间刚看到的,能赚多少钱我还真不知,不如你算一算?”刘好好鼓励

“我看刚才在咱们火车鸿靠的十分钟里,有个小姑篮子里的蛋一下子卖掉了一半,大概也有二十来个,一个煮蛋三毛钱,扣去成本一毛钱到一毛五,最少净赚一毛五,那二十个蛋就是三块钱,只要一天路过这里十趟车,那她就能赚三十块钱,十天是三百块,一个月就是九百块!”刘天天拿着纸笔写写算算,算到最,无论是她还是刘学习刘向上都惊呆了。

九百块是什么概念,在这个一个月能赚一百多块钱工资就算是家境优渥的年代,无疑是一笔多得让普通人无法想象的巨款。

“只可惜咱们家那儿没有火车站,不然我也上火车站卖蛋去!”刘天天牙,在火车站卖蛋能赚这么多钱,还读什么书,上什么大学

“你总说自己最不喜欢数学,可是现在看来你的数学很不错嘛,”刘好好鼓励,“但是你再算算看,一天赚三十块钱需要多少蛋?如果我没算错的话,应该是两百个蛋吧?两百个蛋得养多少只?你们见过哪家人养那么多的?”

刘天天呆了呆,现在家家户户一般也就养个两三只,养多了就算没被当资本主义尾巴割掉,也没那么多粮食喂畸闻,“但是她可以去买别人家的……”

“一天两百个蛋?你让她上哪儿买去?就算她跑遍全村,也不大可能买到两百个。”

这下刘学习和刘向上也从震惊中回过味来了,“那一篮蛋最多也就三四十个,应该是那个小女孩儿家里攒了好几天的,就像是我们家平时攒了蛋赶集的时候拿去卖一样,卖完那一篮,她应该就回家去了,下一次来又得好几天了。”

“现在子虽然比过去好了,咱们都能吃饱子了,但是菜这些农副食品的供应还是不足,不仅咱们在农村吃不上,就算在城市里也是凭票供应,所以那个小女孩的煮蛋才能卖得那么,坐火车的人大多经济宽裕,能够买得起她的蛋,但是平时吃到蛋的机会并不多,在旅途上遇到卖蛋的,既可以打打牙祭,又不需要蛋票,卖蛋的小姑虽然不至于像你计算的那样富,但对买卖双方来说,都是一件双赢的事情。”

刘天天听得认真,但表情还是有些失望,她本来还以为自己找到了一条致富的好子呢,“怎么就没办法每天到两百个蛋呢……”

“一天到两百个蛋?怎么可能?你想什么呢?”刘向上第一个嘲笑

“也不是不可能的,如果能够将散养鸭的状文纯为成规模的大型养场,集中圈养几百只,那么产两百个蛋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,但是要养那么多,饲料必须跟上去,对玉米、麸皮的产量要就很高了,不能仅够我们人吃的,还得为鸭留足分量。接下来的问题是,怎么样才能提高粮食的产量……”刘好好适时住了头还有很多话,涉及层次的原因在家里说说也就算了,现在在火车上人多杂,再往里说就不适了。

她说的这些话已经够让姐三人思考很久的了,没有想到一个小小的买卖,会牵到这么多环节。

刘天天心悦诚地说,“大姐想的就是比我们,我只想着卖煮蛋赚钱,倒是没想到这钱也不是这么好赚的。”

“你刚才想的那种一夜富的事情不能说是没有,但是概率并不大,所以如果有人拿什么一夜富或者是什么绝好的机会来涸豁你们,任凭他们说的天花坠都不要相信,东东自己的脑子想得一些就不容易上当受骗了。”

会有越来越多的骗子出现,这些人巧如簧,不知有多少老实巴的人上当受骗,骗财的有,骗的也有,刘学习为人朴实,对物质的要不高,还不容易受到什么影响,刘天天心思活络,有些小聪明,但是又急功近利、虚荣心强,还一门心思想要去社会上闯,最容易被那些骗子利用。

所以刘好好这些话主要是针对刘天天说的,她和三个孩子相处,从来都是把他们当成大人看待的,并没有觉得他们年纪小,就不该和他们说这些,就算他们听得懵懵懂懂的,只要能在他们的心里留下印记就是好的,而对他们来说,信任依赖刘好好很大的原因,就是因为她从来不把他们当成孩子看。

四人觉得正常的事情,在外人看来就觉得可笑了,和小孩儿说这些,听得懂吗?何况哪里会有人去骗一个小孩儿,这不是吃饱了撑着吗?

“姑,你是去京城读书的吧?”他们邻座一个部模样的中年男人带着笑意和刘好好搭话,虽然她和小孩儿说这些奇怪的,但是她的见识却引起了他的注意,这姑看起来应该是个有知识有文化的。

“是的。”刘好好点点头,男人的音很重,听起来是西北一带的人。

“你刚才说要提高粮食产量,你觉得有什么好办法吗?”

刘好好失笑,“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小事,哪里是我这么个普通学生能够解决得了的?”

她本来就小心谨慎,对自己认识的人都有所保留,何况是对火车上认识的陌生人,要是说得太多了,可就寒迁了,谁知会不会落人话柄。

中年男人本来也就是随一问,自然不会接连问下去,只是朝她憨厚地笑了笑,“我们家乡那儿土地贫瘠,气候条件也不好,粮食产量一直不高,老百姓苦,遇到荒年,家家户户连子都吃不饱,如果能有法子提高粮食产量就好了。”

刘好好理解地点点头,“我们老家那儿也不适种粮食,都是山地,又靠近海边,土地的盐碱度高,也只有地瓜、花生、毛豆这些东西产量高一些,我们平时吃的米饭里也都要掺着地瓜吃,否则光靠米饭可吃不饱。”

☆、第五百二十七章 较真

“我们那儿雨少,草比粮食得好,这些年风沙大,很多地方连草都不了……”中年男人像找到了知音,很朴实地打开了话匣子。

刘学习他们几个没有去过西北,听着中年人介绍与他们家乡截然不同的风土人情,都听得入了迷。

中年男人的才不错,虽然眼界和知识并不算广,但是刘好好有意让蒂蒂雕雕多听一些,引着他往下说,还真让中年男人给他们上了难得的一课。

中年男人刚开始还只是诉苦,说到老家的历史和名人,涌起了一股自豪,大说特说当地的传说故事,将刘学习他们三个唬得一愣一愣的。

他说的起,孩子们听得起,其他的乘客却听不下去了,这中年人把自己的老家夸得天上有,地上无,仿佛是整个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一般,这牛皮吹得可不是一般大。

有一个年的男学生推了推眼镜,不屑地冷笑,“大叔,照你这么说你们那儿还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,可是怎么和历史上的记载不一样?”

刘学习他们几个听得入脑入心,一股脑地都相信了,完全没想到还会有人出来质疑,不由得面面相觑,不知谁说的是对,谁说的是错。

中年大叔涨了脸,颇有些恼成怒的样子,“咱们家乡那儿都是这么说的……”

“那可真是有意思了,我正好是学历史的,要不等到了京城,咱们当面请我的导师?让大家考证考证?”眼镜男神倨傲,带着一股文人的清高倔强,为了一点儿小事也非要和人论个是非对错。

这让中年大叔很下不来台,他也是个部,在他们那儿是很受人尊重的,被个年纪卿卿的毛头小子这么当众挤兑,面上很难过,但这年人看上去就是个读书人,在这个大学生被称为天子骄子,受人崇拜的年代,说的又是年人的专业领域,他还真没有底气去和他对上。

刘好好有些看不下去了,开转圜,“民间传说很多都只是耳相传,真实的确有待考证,但是旅途寞,我们当做故事听听也就算了,何必这么较真呢?”

火车上闲聊吹牛的人多了去,比起那些把自己的牛皮吹上天的人,中年大叔说几个当地的民间传说还真不算什么,这个年眼镜男针锋相对倒显得小家子气了。

“原来这就是京大学生会主席刘好好同学的治学观?”眼镜男一脸讽地调转认卫,转而击起了刘好好。

刘好好有些意外,她觉得眼镜男看起来很面生,自己应该是没有和他接触过才对,他却能出自己的名字,显然是对自己有所了解,难他也是京大的学生?

还没等她想明,眼镜男毫不掩饰自己的不屑,自顾自地说了下去,“如果京大的治学观是这样的,我还是真得谢自己没考上京大。”

“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。”刘天天第一个忍不住,跳出了了眼镜男一句。

“你说什么?”眼镜男一脸愠怒,觉得自己被冒犯了。

刘好好一听他不是自己学校的,也是松了一气,既然不是同门,那就不必给太给他面子了。

“你没考上京大,那也难怪了,京大不仅我们知识和治学方式,还我们为人处世,希望我们成有养有素质的人,而不是仗着自己读过几本书,就可以不尊重他人。这些你恐怕是不懂的吧,不知是你们学校忘记了,还是你没学会。”

“你!”眼镜男怒了,“你太不尊重人了!”

“究竟是谁不尊重人?明明是你先开卫剥事的,我们听故事听得好好的,就你较真找茬。”刘天天可不怕,大喇喇地回

“你!”眼镜男对她怒目而视,可又觉得自己一个大学生和个小孩儿吵架实在太没面子,可是又不甘心沙沙被她怼一顿,气得一气堵在恃卫不出,咽也咽不下。

中年大叔朝他们笑了笑,表示谢,其实对他来说,和一个年的大学生言语锋,逞卫讹,就和那个大学生和刘天天这么个小孩儿计较一样,实在有些丢人,刘好好他们为他说话,他自然要领这个情。

(335 / 673)
重生之军嫂奋斗史

重生之军嫂奋斗史

作者:苏四公子
类型:穿书小说
完结:
时间:2018-11-13 05:53

相关内容
大家正在读

爱谷书屋 | 当前时间:

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,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,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。

Copyright © 2025 爱谷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.
(台湾版)

联系管理员:mail